“传媒六艺大讲堂”:逝去的和即将来临的媒体时代

来源:必发7790电子集团发布时间:2018-05-21浏览次数:15

5月19日,必发7790电子集团(新闻学院)于教学7号楼104教室开展了题为《逝去的和即将来临的媒体时代》讲座。讲座由必发7790电子集团院长徐兆寿主持,李文举、张海龙担任主讲。李文举老师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导演、央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总导演。张海龙老师为央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总撰稿、央视国际频道大型纪录片《传承》及《记住乡愁》撰稿人。

 

 

李文举老师以他的青年从业经历开始讲座,他讲到在《兰州晚报》任记者是他从事媒体行业的开端,同大多数媒体人一样,他也是从基本的新闻采编,报道策划一步步做起的。而他对自然的热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早年参加“黄河漂流”,到后来野外纪录片的拍摄,李文举老师的心似乎一直与自然连接在一起。

 

 

说到纪录片,李老师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觉得纪录片是个长时间的记录,它讲的是关于人的故事、自然的故事,透过纪录片,可以看到一种生命力。

 

 

李老师同大家分享了很多拍摄纪录片的经历,曾为拍摄汶川地震幸存者,拍摄团队在灾区住了两个月,纪录片《生者》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央视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恰好契合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被国家点赞。从新疆阿尔金到西藏羌塘,再到青海可可西里,穿越三个无人区,李文举为大家讲述了纪录片《牦牛》的制作历程。

李老师说:“报纸行业节奏太快,而做纪录片则是非常细致的工作,制作周期很长,而纪录片做的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匠心,《自然的力量》应运而生。这部纪录片以壮美雄奇的山川河流和生机勃勃的野生动物为对象,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前所未见的美丽中国。

 

 

谈到媒体的转变,李老师表示网络的发展对我们传媒行业的冲击十分巨大。当下,报纸上的许多内容都是“过期”的,是有滞后性的,即所谓的“报纸无新闻”。虽然纸媒也曾经有特别辉煌的时期,但随着网络越发成熟,网速的加快,纸媒则为网络新媒体做了垫脚石。他最后讲到,在当下超高节奏的传媒时代,还是需要我们大家静下心来去想、去做一些事的,当你把心静下来,离做出好的作品也就不远了。

随后,张海龙老师继续开展讲座。张海龙老师为西北师大中文系校友,著名作家,媒体人,现为杭州日报影视工作室主任。

 

 

张老师从他的大学时光和诗歌讲起。他谈到,西北师大曾因诞生过许多诗人被称为“西北诗大”,从而回忆起美好的大学时光,再从他青年时期的诗社活动谈到传媒,言语间流露着对母校的独特情感。

 

 

他讲到,我们脱离不了媒体,脱离不了传媒,无论未来的世界怎么改变,传播方式如何改变,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必发7790电子集团的学生视野一定要开阔,要去主动发现一些生命中美好的东西。

 

 

谈到新闻,张老师说新闻要追求新闻来源,要去求证。当下的媒体中,写评论的是远远多于写事实真相的,而这就需要我们去奋力追求新闻真相,做一个“笨人”。纪录片与新闻也有相通之处,好的纪录片是“只罢事实,不讲道理”,而对好的新闻来说,客观则是它的灵魂部分。

 

 

谈到诗歌,张老师倡导为城市创造诗意的空间,为社会提供诗意的产品,为大众创立诗意的文化。提倡“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那些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是踏实的,会给生命带来长久的记忆。在喧嚣年代和诗意栖居,去唤醒一个纸香墨飞,词赋满江的中国。

文:唐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