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十六——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研讨会

来源:必发7790电子集团发布时间:2016-03-29浏览次数:58

 

 

3月27日上午9点,西北师范大学“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十六——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研讨会于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楼会议厅召开,本次研讨会由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必发7790电子集团(新闻学院)共同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甘肃社会科学》杂志社、《西北师大学报》编辑部、《当代文艺评论》编辑部、北方文心(兰州)传媒有限公司、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共同协办。

 

 

著名作家、陕西作协主席贾平凹,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陈晓明,著名评论家、《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渤海大学兼职教授韩春燕,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作家、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王登渤,《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赵国军,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韩伟,必发7790电子集团(新闻学院)副院长杨华等人参加研讨会。作家、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必发7790电子集团(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当代文艺评论》主编徐兆寿,著名评论家、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金城分别主持研讨会。

 

 

《人民文学》主编施占军、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为研讨会召开发来贺信。  

贾平凹先生就《极花》的写作谈了他的感想。他说,《极花》是真实发生在老乡身上的事,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中国西北的妇女拐卖事件。小说的主人公“胡蝶”几经周折被卖到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她在那里经受了种种折磨后生下一个孩子,公安部门营救了“胡蝶”。然而“胡蝶”的命运却因此而彻底改变,她变得性格孤僻,少言寡语。最终,因不堪忍受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她选择继续回到被拐卖的地方……小说不仅鞭挞了人贩子的卑鄙行径,揭露了现当代社会中拐卖妇女这一现象,而且更深层次的回答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影响。他说,《极花》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今天写出来,可以反映农村的现实,写文章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更好的问题,到底写什么才对社会有意义,才能把社会中心问题表现出来,这是写作应该关注的问题。最后,贾先生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组织者及与会人员的谢意。

之后,与会嘉宾对《极花》进行讨论。著名评论家韩春燕说,贾平凹先生是一个善于思考并能将寻找到的故事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极花》写出了一个女性的困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意义且有美学享受的文学文本。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盛赞《极花》所表现出的对乡村书写的细化和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变换,称贾平凹先生的文学创作极具想象力。

对于贾平凹的作品,著名评论家陈晓明认为,《极花》是一部讲述中国乡村凋零的作品,能够又一次让自己来思考问题。贾平凹的作品总是一部作品到历史,一部作品对现实,《古炉》到历史、《带灯》又回到现实、《老生》又去了历史、《极花》又回了现实,所以能看到他的作品是“一峰一谷”,不是说低谷、高峰而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变化,这使得他在思考中国现状的时候总有一种历史感,而他在描写历史时,又带着现实的关怀,这是他的一种特点,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必发7790电子集团(新闻学院)副院长杨华表示,《极花》中的部分内容有自相矛盾之处,略显粗糙。必发7790电子集团(新闻学院)教授杨光祖也指出,《极花》的部分写作过于新闻化。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副教授唐翰存提出:为什么只有知识分子在为农村的消逝唱挽歌?

 

 

与会嘉宾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极花》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

 

(文:徐小磊  张箫    图:杜牧文)